今年清明节期间,作为骨灰海撒的定点服务单位,北京长青园公墓没有像往常一样展开公祭活动,而是通过为遗体捐献纪念碑、生态葬纪念碑等公益纪念设施,展开了祭扫、敬献花篮服务,同时为自然葬、骨灰海撒等组织小型分散的追思活动。

家属在海葬船上

北京市近年来不断加大了生态自然葬的改革力度,陆续推出了骨灰海撒、自然葬、树葬、深埋等多种生态安葬方式。使骨灰安葬方试逐步从传统的立碑安葬方式转变为生态自然葬安葬方式。

2019年,全年共办理骨灰海撒业务3130份,组织骨灰海撒活动73次,播撒逝者骨灰3205份,比2018年增加8.4%。骨灰自然葬共办理945份,安葬骨灰1020份,比2018年增加26.9%。

海葬船上临时灵堂布置


据介绍,北京市骨灰海撒活动从1994年开始至2019年,25年来共有25068份逝者骨灰采用骨灰海撒的方式进行安葬按安葬每位逝者0.5平米土地计算,25年仅骨灰海撒就节约土地12534平方米。

北京市自2009年推出公益惠民的免费骨灰海撒政策以来,共有1.8万余位京籍逝者及亲属享受了相关政策。随着环保、绿色殡葬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接受骨灰海撒的安葬方式。2009年,生前选择骨灰海撒的逝者有307位,10年后的2019年,生前选择骨灰海撒的逝者增至3205位,10年增长了近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