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我的导师唐凯麟教授指出,孝,正是我们寻找的根本。孝,何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的始基?西方文明是否和我们一样,也是以孝为价值原点?
孝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翻看英文字典,但找不到与孝相应的准确的英文翻译,只有类似于子女(filial)和虔诚(piety)相关的字眼。当然,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子女对于父母都会怀有爱与敬的情怀,但严格来说,西方并没有孝文化。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孝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孔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中心思想是个“仁”字。《中庸》孔子言:“仁者,人也”。从写法上来看,一个二,一个人,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以家庭关系为例,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这种自上而下的仁义,称之为“爱”,那么子女对父母的自下而上的仁义,则称之为“孝”。
父母对子女的这种爱,一般都是倾其所有无怨无悔。在这一点上,人类社会和动物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子女对父母的这种自下而上的仁义,动物界和人类社会就截然不同了。
动物世界崇尚的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一种自然法则。显而易见,对于那些年迈的体弱多病的动物呢,就是自然法则的淘汰对象了,也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它们的孩子长大了以后其实也并不知道谁是它们的父母亲,所以根本也谈不上什么骨肉亲情,照顾长辈。
人类社会则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孝为百善之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时候,老年人还往往成为了社会权威的象征。
以字形而言,孝,上面是一个“土”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当中是一个“丿”字,形同拐杖,我们首先研究第一个层面“土”的含义。
孝上面的“土”体现的其实是人类社会对土地、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中国地处亚细亚,天气湿润,温暖宜人,适合种植庄稼。人类社会最初就是农耕社会,以农立国,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
土地是固定的,因而人们居有定所,不必迁徙。为了抵抗恶劣的自然灾害,人们选择群居以增加集体防御的力量。孩子年幼体弱,对父母也是一种绝对的依赖和服从。父母在孩子的眼里类似于大力水手似的英雄存在,孩子即使长大成人也会选择继续和父母亲一起生活,代际之间是融合在一起的。孩子对父母,有爱,有敬,有顺从,有感恩。这些构成了孝文化的基本含义。父母亲的年纪越大,对于土地就越有经验,虽然体力有所下降,但他们依旧可以指导他们的孩子进行农业生产。于是渐渐的,也开始有了论资排辈,甚至倚老卖老的现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逐渐形成了父母第一位,子女第二位绝对服从的不对等的人伦观。这种人伦观的传承体现在礼仪上,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之用,和为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其实就是道德规范的总和,为人处世,讲究彬彬有礼,有礼有节,逐渐形成了以“德”治国的传统。儒家以“仁义”治天下,孝则成为了仁义的根本:“而孝娣也者,乃为仁治本也。”;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以农立国,以孝治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的源头。早期希腊半岛山脉连绵起伏,夏季气候干燥缺水,不适宜农业生产。古希腊很早就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经常流动和迁徙。
没有土地的束缚,不需要依赖体力而生存,孩子长大成人便可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孩子的人格是独立于父母而存在的,代际之间是分离的。西方人一般都是以个人名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
西方基督教从神伦的角度出发,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在上帝面前,父母与子女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西方的亲子关系是讲平等的,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
西方文化经历了从自然科学的本体论研究,转向“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学研究,再到人人是上帝的子民的基督教神学,最后到文艺复兴之后反基督教神学的人文主义。以西方神伦主义为出发点的自由、平等与博爱,推崇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这才是西方文化的价值根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在自然科学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虽然你是我的老师,但老师所言不是真理时我会站在真理一边。中国人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注重于人伦辈份,长幼有序,以及谦谦相让的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孝道文化。
由于有了工业和商业交换,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日益发展起来,怎么样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紧靠道德约束显然行不通。好比自然界有朵鲜花,每个人都想占为己有,摘了插在自家花瓶里独自欣赏。但如果被一个人独占,其他人便享受不到鲜花的美。于是大家约法三章,谁也不去碰这朵鲜花,就让它安全地存在于公众的视野里,这是西方契约理论的开端。谁来监督管理这些契约呢?国家于是形成了。由于国家的出现,把这些契约更加有效化,逐渐又形成了法律。西方国家走向了以法治国的道路。
任何时代的文明都离不开它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人的需要的产生。东西方文明差异的物质根源在于:一个依赖土地,一个依赖海洋。以下是文化差异的检索:
土地--固定的--农业生产--聚居--家庭为单位(代际融合)--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孝(父母本位的人伦观)--以德治国。
海洋--流动的--商业贸易--分散--个体为单位(代际分离)--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私有制--契约论--以法治国。
这一章主要对比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揭示孝是中国特有的精神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殡葬文化和伦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找到了我们价值原点和母胎。西方文化则是以平等的友爱作为价值起点的,而非敬与顺。
同为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殡、葬、祭在操作领域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中西方文化价值起点的不一样,对于殡葬文化和伦理精神影响还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与死的神伦与人伦
中国文化中,是以人为生命起源的孝道文化。“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父母,自己没有权利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父母的生命又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崇拜祖先是因为祖先是我们生命的发端,生命的源泉。
父慈子孝,子传父业,赡养父母,是现实生活中生命的相互保护和成全。子孙后代则延续了祖先和父母的生命,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致永恒。因而消除了人们对于生命有限和死亡的些许无助。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家和家乡是中国人心灵的归宿。直到死亡到来的时候也希望死在家中,家人陪伴左右,吩咐身后之事。
由于佛教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至深,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见阎王爷,甚至下地狱。人的衰老总会伴临着疾病。身体的疼痛,加上精神上受宗教的影响,人们对于死亡字眼尽量回避,对于死亡过程本身充满着恐惧。
西方文化则认为生命之源于上帝,上帝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生存的世界,上帝至上而神圣。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父母的价值是第二位的,人伦关系是屈服于神伦关系的。爱上帝甚于爱父母和孩子。赡养父母也并非是儿女的天职,社会养老和老人独立自助更为普遍。
教堂与神父是与尘世与上帝相连的地方和对象。每周去教堂做礼拜,作为一种与上帝沟通的方式,抒发情感和心理慰藉。西方人的出生洗礼、婚礼与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教父扮演者上帝的角色。生命的最后的一刻,在教父祷告声中追随上帝升入天堂,似乎死亡也没有那么恐惧和痛苦,甚至是种解脱与超越,终于回到上帝的怀抱。
二、生前契约和死亡教育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人对于死亡的认识和学习是消极和空缺的,好死不如赖活,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对于死亡,虽知不可避免,但也避而不谈。
中国人不愿谈论死亡,自然也就不会生前考虑身后之事,否则总感到不吉利。家人也不会问及老人身后之事,怕老人误会以为盼着老人早点去死。生前契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词。
由于受历史文化的影响,西方人本身就有契约精神,个人自由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凡是都会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保障。神父是上帝的化身,是可信任的人,将一切事情都可托付于他,包括死亡来临之时的安排与遗嘱的制定。西方人生前习惯于安排好身后之事,一般会与神父或相关人员签订好生前契约,从容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将他送往上帝的天堂之路。
三、临终关怀与家长主义
长命百岁,是中国人对于生命美好的期盼。贪生怕死虽说是个贬义词,但也很好描述了人对于生命的无限渴望。道教练就丹药就是想长生不老。所以中国人想尽一切办法延续人有限的生命,有些时候,即使在人生命的最后关头,医生说已经无药可救,但家属还是不愿放弃,甚至过度医疗,病人本身也痛苦至极,身上插满了管子,丝毫没有了做人的尊严。病人此刻已经没有了自主的能力,任凭安排,家中的亲人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也就是家长主义。
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即使自己不能做主,也会授权给他人,否则不管是谁,也不能替代本人作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尊严地活着,即使死亡也是有尊严地离开,否则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
临终关怀,就是倾听病人的心声,减缓病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帮助病人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按自己的意愿,去往另一个世界。西方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对于医生和医院并不陌生,即使不生病,平时的一些常规检查和保健,和医生也经常打交道,对医生的信任度较高,可以敞开心扉和医生沟通,也为临终关怀打通了渠道。
四、个人崇拜与祭祀先辈
孝文化最初的含义是孝敬祖先,祖宗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中国人崇拜祖先,时时刻刻想着光宗耀祖,不能给祖宗丢脸,激发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荣归故里时都会到祖辈的坟前磕头上香。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国人有三天假期回老家祭祀,给祖宗上坟扫墓。
西方文化中,上帝是第一位的,是人们的生命之源。所以不存在中国人所理解的祖先和祖先崇拜。西方人也不信奉英雄主义,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价值,我有我的活法。英文中的我永远都是大写的我“I”,是基于自己的个人主义崇拜。
五、个性与礼制
中国的孝文化,注重等级有序,人伦辈份,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不逾矩,也就是礼。做人讲礼貌,做事讲礼节。礼,约束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前、身后事都在礼的掌控之中。虽然中西方文化中,出于亲子之间的真情实感,关心父母,照顾长辈,这些爱敬的情感西方和中国是相同的,安葬父母也是有的,但西方比较随个人本意,没有像中国那么多繁琐的礼节规定。
葬之以礼,中国人对于丧礼的服饰,语言,程序,都是有要求的。在古代,成服举哀,披麻戴孝,三年守孝,都是孝道要求。坟墓的称呼和建设规模也不同,帝王的称为陵,一般官员的称为墓,普通老百姓的称为坟。
西方则没有这么多的要求,丧礼也可能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唱唱圣经里的歌曲,回忆一下逝者的点点滴滴。丧礼也可能是逝者生前要求,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总统的墓地,和其他人的也并没有多大不同,可能旁边就安葬着一个不知名的小孩。
《西藏生死书》指出:我们是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面对死亡,我们都需要补课。作为殡葬从业者,我们既要学习怎么样做殡葬,还要明确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不那么做,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做会更好。“故有所尊,逝有所安”中的“尊严”和“安心”如何实现?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时代在发展和变化,中国的殡葬行业不忘“孝”道初心,用精神文化武装我们的殡葬队伍。同时我们应该放眼世界,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用的部分,用更先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文章源于福寿园·天泉佳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